读道德经的管理学体会-下| 终始:玄-有无-做好人解读32
时间:2023-08-22 09:40:20来源:E20水网固废网

前言

我读书非常慢,经常停下,《道德经》读了两年,在朋友圈敢发感悟的,偶尔为之。我觉得我能(敢)写点感悟的,才算是我真读过的,写不出的就算我其实没读懂。相比别人,我对我自己读不dong(动和懂)书,也曾经很自我怀疑---是不是我学习能力太差?好在朋友圈里的微信好友都很支持,给了些许安慰。

我也是不敢简单地把书里的别人的精彩拿出来发文章的,因为那不是我的。年过半百,渐渐悟到了很多东西其实是书里学不来的。什么是“我的”?必须是我将书里的内容,结合自己五年基层管理、十年中层管理和十年高层管理的经验,揉在一起,才能“化”出来和值得“奉”出来的。涉及我没有能经历到的领域或层次,往往就不能把书中的相关东西变成自己的东西。所以我想,就我个人而言,读书学习和复盘,是强化了转化效率,但转化的基础还要来自我自己的经历。究其根本,看来我的能力模型是不配“书中自有黄金屋”的,我更应该追随阳明先生所说的,“事上磨、心中修、尘中炼”。既然是在练中炼,我写道德经自然就不是正襟危坐从头至尾,用中有感悟即发,体会也就不按章节顺序来写了。


(相关资料图)

老子写《道德经》,解答如何成为有道者和圣人;我看《道德经》,却都是在找如何做成功的个人和管理者。个人成长和组织成长,个人战略和组织战略,个人管理和组织管理,内在道理都是相通的,这是我读《道德经》的关键处,学管理,以上都包括。关于这三对词之间的关系,大家可以参看我下面的报告,也许比文字更生动说明我的理解。

“从管理学读《道德经》,借《道德经》悟管理之‘道’”。薛涛读《道德经》的管理学系列体会,也将编辑成书——《管理学之“道”与实践》,本书预计将于明年年初与读者见面,敬请关注!

相关阅读:

薛涛:读《道德经》中的几点管理学体会(一)

薛涛:读《道德经》中的几点管理学体会(二)

薛涛:读《道德经》中的几点管理学体会(三)

《道德经》第一章

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译文:

可以用语言表达出来的道,就不是永恒不变的“道”;可以用语言表达出来的名,就不是永恒不变的“名”。无,是天地的开端;有,是万物的根源。所以,常从“无”中观察天地的奥妙;常从“有”中寻找万物的踪迹。有和无,只不过是同一来源的不同名称罢了。有和无都是幽昧深远的,它们是一切变化的总门。

相关链接:读《道德经》的管理学体会 | 终始:玄-有无-做好人(上)

正文: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无论有没有人类,世界(天地)就在那里,有了人类,有了语言,万物才成为了(人类眼中的)万物(万物被分类、命名,是人因自己的需要而区分对待,类似古希腊普罗泰戈拉所说的“人是万物的尺度”)。“一生二”,盘古开天地,意思是人类掌握了语言和智慧,由此万物因与人类的关系而被命名和区分——被区别“有(用)”和“无(用)”。我们用语言记忆、记录、思考和交流,凭借越来越强的逻辑能力同步拥有了智慧,甚至开启了用科学去重建世界的漫漫征程。驱动世间所有生物与物质之间和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的力都是“欲”,生物最基本的欲就是繁衍之欲(生态学中的权衡就在描述它的复杂机制并不是集中在交配本身,就像企业随时需要考虑短期目标和长期战略的关系)。语言和智慧的能力从一开始就使得人类的“有”变得膨胀,由此“欲”也愈来愈变得不同,彻底改变了我们的人性,改变了人作为一种生物与世间万物,与人和与自我的关系。看到了这个变化里的“有”和“欲”带来的负面后果,使得老子虽然在《道德经》里主要是去批判“有”,偶尔也和《圣经》一样,选择批评智慧是蛇递给亚当夏娃的苹果,“智慧出,有大伪”[5]。是人的智慧分出了“有”“无”,异化了“欲”,并建立了文明,但也使得我们失去了对世界和“道”的真正理解(婴儿之清明),我们由此堕入人间成为“百姓”而迷失了自我,进入了精神的失乐园。虽然方式不同,拯救人类的精神家园,却是《道德经》、《圣经》、佛经和论《论语》共同的目的。

本章出现了各种解译较为混乱的一处:“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常还是恒,其指的是前文的“无”对应的天地和“有”对应的万物,妙应为“眇”,即小,翻译为“微妙”更加准确,徼通假为“要”,可翻译为”欲望”。这句的准确翻译非常关键:“所以,一直做到无欲,就能看到(理解)天地之‘无名’的微妙;如果一直有欲,就(只)能看到(理解)万物之“有名”的欲望。”我前面说过,老子是以人为视角写道德经,因为以人的“有”(可以简单理解为欲望)去看的万物,自然都带着人的欲望,当然也很容易看到万物中生物自己的欲望。

命与道

我们作为人,做到第一个“观”非常难,因为不好言传,只能“信”才能“心观”到它。所以没说明白这个事,只好还是拿人的遭遇来交流,所以大家所以更容易去 “信”命,毕竟“命”看得见摸得着,可以“事后诸葛亮”般讲一通。出得更晚、写得更好却更难懂的《中庸》有句话说得好,“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命”就是“道”的无上规律,结合不同人的共性和个性,作用在不同人身上产生不同结果的过程。道与人无关,命与人有关。所以,命是可以用语言描述的。所以,强调了命,终究其实还是离开了“道”(道可道非常道)。可是,就算说到命,孔子也曾反复强调,也没从逻辑上给大家讲明白为什么要信,所以气得他直接喊“不知命,无以为君子”。

好人有好报

孔子喊的要大家“知(信)命”的出发点,并不是要大家简单的躺平,而是希望大家选择要去做个好人(君子)。为什么《论语》、佛经、《道德经》,都在想让我们做个好人却总是说服不了?因为回答不了为啥“好人有好报”,所以大家不信。“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其实间接给了一个为什么做好人的佛学中的证明,我们可以让大家喜闻乐见的用逻辑分析出来:这句其实就是“以何眼观世界,观到何种世界”,因为好人能看到别人心中的好,于是就能吸引别人心中的好;为什么不要做个坏人? 因为他只能看到别人心中的坏,于是难免引起别人心中的坏而惹祸于自己。“和光同尘”之所以在道德经中多次被重复,一个是符合老子追逐快乐的性格,一个确实是,由此做好人而命里还有好报。

于是,当时还是习惯“直来直去”的逻辑门高手的孔子,直接怼了抱怨“好人没好报”的子路:“君子固穷!”想了想,他还是得再给子路一个安慰,所以马上跟了一句:“小人穷斯滥矣”。[6] 其实,到了现在,对于这两句,我是不完全同意孔子的。因为君子未必穷,“君子固穷”只是孔子自己的遭遇。老子总体上就混得比他好,这也不耽误老子也是君子(也都是圣人)。毕竟,我很早就写过管理学的三个常识〔《学习管理(学)容易忽略的三个常识》〕,其中一个就是概率,也就是佛学的“因缘和合”,毕竟做好人不是一定穷。

进一步而言,我以为在市场经济情况下,知行合一的学些管理学,并去做好人,大概率相对更容易不穷,这个道理是显而易见的。当然,君子(圣人)只要没有温饱问题,其从认知提升中获得的大乐趣和大自由感,肯定远大于财富,这就是孔子说的君子可以固穷的原因,也是对的。但是如果能“顺便”不穷,一箭双雕的美事(这个我在《道德经》应用于管理学的分析里讲了一大堆,我都称之为“顺便”来区分主次,因为要小心“佛魔一念”),岂不爽哉?这就是我自己悟到的,和写这本书想告诉大家的,最重要的事实。

现在经济下行,内卷严重,下行电梯里大家运气都会更不好,穷了就更歇斯底里,(还是坏人心中的“有”太多了)导致祸不单行,翻不了本--“小人穷斯滥矣”,这个孔子说的也是对的。但是有几点:

1、坏人富的时候也容易张狂而招祸(福无双至);

2、懂道或者无意中按道行事、坚持做好人的人,因为符合“道”且神智清明,更容易熬过难关,实现祸福转化;

3、做好人,心中坦荡,思考效率极高(做到一定程度的“无”的顺便的好处),符合道(即无为)就更容易懂管理,“顺便”就比坏人更能审时度势抓住当下很少的天时地利,以及具有比坏人更好的人和,能在组织中成就更多的团队。诸上均使得好人更容易“顺便”不穷;

4、和家人朋友周遭的同事等等相处相对容易更加和谐,人生幸福感大概率会相对更高;

5、好人知“止”,不会追逐超过自己能力边界的大富贵,反而富贵更长久。这些道理,孔子都没跟着讲到,而《道德经》逼着像我这样读者自己费力拆解的更加刻骨铭心。

即便如此,愿意深入研究《道德经》而悟到“道”,或者生活的经历足够一个人悟到“道”,都是需要很长时间的事情。如果一个人习惯于修行认知,他就可以在偶然中逐渐找到必然。又加上他相对容易获得长久的快乐,一般也会最终选择了真“信”好人有好报的“命”。万法归一,无论是佛经、《道德经》、《论语》还是各种哲学、宗教和各种人文或自然科学,它们最本质的一部分就是一样的,比我们聪明一百倍的同为逻辑派的爱因斯坦和牛顿已经为我们实践了这一点。从这个角度来说,也许唯有《道德经》,是可以让逻辑派的现代人,结合生活实践和逻辑思维的强化,直接死磕而达到牛顿和爱因斯坦这种牛人曾经悟到的某种妙(眇)。“眇”就是小,微小到只能用心观到,也就悟到了“道”的微妙,如《道德经》第五十二章“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第十五章“古之善为道者,微眇玄通,深不可识”,以及第二十七章“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徼)眇”,也都指出了同样的感受。〔薛涛:读《道德经》中的几点管理学体会(二)薛涛:读《道德经》中的几点管理学体会(三))〕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此两者,指的是“有名”和“无名”。自从有了人类,有名和无名一起从“一”中产生。无名因为有名而被称呼为无名。“有无相生”,“一生二”,“一”是完全没有名字的。之所以为同出,既然以人为视角,他们也是同时因为被命名而出现在人的面前,可以等价于“有”和“无”。虽然《道德经》中一直在鼓励“无”,但本章强调了“有”和“无”的平等,就和《道德经》中对待所有其他矛盾体是一样的,有和无应该也是负阴抱阳的“和”的关系。此处是能把《道德经》成功运用于管理学的最关键处。因为管理的成功,必然是“有”和“无”相“和”的成功,而不是“无”的成功,此处也是借用管理学来读懂《道德经》的最要害处。管理学的精髓本就应该和《道德经》的“道”一致,就像其它学科一样,这也才符合道作为最高原理的身份。但是我个人觉得修管理学更易通“道”,因为做好管理主要和人性和不确定性两个要害有关,而这俩要害恰恰也是读懂《道德经》所需学会把控的精髓。正因为如此,《道德经》和管理学的同修,在企业管理、个人如何高效成长(管理自己)、父母如何引导儿童的性格养成和人生观培养等方面用处会更大,而且互相促进而知行合一。〔《“不讲道理”,归因于己》、父母的行为示范是最有效的〕

“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玄”,是第一章最关键也是难理解的题眼。解“玄”不能囫囵吞枣,直接套用现在的意思“玄妙”(那是果,不纠其为什么,就丢了因),某些解释牵强的使用“赤黑色”也明显不妥。让大家对着“玄”苦思冥想,我又看见了老子的诡计(仿佛他在屏幕后面暗笑)。找到词源,玄的象形文字是两根丝线,互相缠绕

标签:

最新
  • 读道德经的管理学体会-下| 终始:玄-有无-做好人解读32

    前言我读书非常慢,经常停下,《道德经》读了两年,在朋友圈敢发感悟的

  • “当好排头兵”高质量发展看呈贡 | 呈贡区:锚准需求送技能 巾帼力量更有为

    “只有干出来的精彩,没有等出来的辉煌!”今年以来,呈贡区认真贯彻落

  • 全力打造“中原品质” 河南发文要求提升全省公路水运工程质量

    全省公路水运工程以落实质量安全监管5个100%措施为抓手,推动项目实现

  • 全新视角:如何控制回撤

    在股市中会有一些高频词,即出现频率比较高,是大家公认的或多数人会经

  • 一度王爵修川地藏(修川地藏)

    今天之间网超哥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一度王爵修川地藏,修川地藏相

  • 肥料级硼酸商品报价动态(2023-08-20)

    交易商品牌 产地交货地最新报价硼酸 H3BO3≥99 5%淄博弘贵东化工有限

  • 北京重大呼吸道传染病研究中心在京成立

    北京重大呼吸道传染病研究中心在京成立

  • 大力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盐湖资源是青海的第一大资源,也是国家战略性资源。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

  • 联影医疗: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21.19%

    【联影医疗: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21 19%】联影医疗披露半年报,上半年公

  • 浙江诸暨取消二手房网签?误读!

    这一举措也将规避跳单行为的发生。

  • 雷声大雨点小!郑钦文一顿操作结果尴尬,网友:没机会赢大满贯

    郑钦文,今年只有20岁,还非常年轻,大家希望郑钦文在未来能够像李娜一

  • 上汽智已与爆款无缘,销量低位徘徊前景堪忧

    民生视角看车市 左右观车报道:2022年4月,全新汽车品牌智己汽车推出了

  • [快讯]燕塘乳业:上半年业绩增速好于预期 对全年业绩充满信心

    燕塘乳业(002732)2023年半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8月16日下午在全景网举

  • 华泰证券:欧盟《新电池法》有望带动国内电池回收体系加速建设

    华泰证券研报表示,8月17日,欧盟官方公示满20天的《欧盟电池和废电池

  • 三国中最忠诚的八大虎将,关羽位居第二,第一无人能及!

    三国中最忠诚的八大虎将,关羽位居第二,第一无人能及!,三国是一个纷

  • 冬天发面怎么快速方法用酵母(冬天发面小技巧)

    1、酵母用温水化开,再把酵母,水和温水,少量多次加入到面粉中,搅拌

  • 旅游
    • 焦点速读:玻镁板是什么材质的(玻镁板是什么材质)

    • 环球热议:记者:拜仁与热刺直接对话谈签凯恩,今夏凯恩只想去拜仁

    • 世界热议:英飞凌AURIX™和TRAVEO™系列微控制器扩大对IEC 61508软硬件技术指标的支持,助力实现SIL-3级工业安全

    • 对经济的一些担心|每日聚焦